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于2024年9月正式公布,武汉大学考研网第一时间为你分享。报考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同学请参考2025年招生专业目录备考复习。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2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62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65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97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2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42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9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52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75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95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75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2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6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96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100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60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9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70人。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如下:
联 系 电 话:027-68775536
2025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术学位):
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 |
统考招生计划 |
拟接收推免人数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备注 |
||
全日制 |
非全日制 |
|||||||
211计算机学院 |
41 |
0 |
121 |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
||||
学术学位 |
|
|
|
|
|
|
|
|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
1 |
0 |
2 |
|
|
|
|
|
01 多媒体通信系统 |
|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①数字信号处理 |
|
|
|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
0 |
28 |
|
|
|
|
|
01 物联网系统 |
|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①数据库原理 |
|
|
|
083500软件工程 |
1 |
0 |
14 |
|
|
|
|
|
01 软件工程理论与技术 |
|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①数据库原理 |
|
|
|
140500人工智能 |
1 |
0 |
17 |
|
|
|
|
|
01 人工智能基础 |
|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①数据库原理 |
|
|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
|
|
|
|
|
|
|
|
085404计算机技术 |
7 |
0 |
30 |
|
|
|
|
|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①编程测试 |
|
|
|
085405软件工程 |
15 |
0 |
15 |
|
|
|
|
|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①编程测试 |
|
|
|
085410人工智能 |
15 |
0 |
15 |
|
|
|
|
|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①编程测试 |
|
|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一级学科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本学科现有国家教学名师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名等;拥有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和湖北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
(一)可信软件技术研究方向开展了可信编译、可信计算环境构造、软件可信性度量等研究工作,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可信软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7项,研究成果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推动了我国可信软件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
(二)数据管理研究方向开展了复杂数据管理、Web数据管理、可信数据管理方面的研究,提出的对象代理模型发表在数据库国际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上,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在国家863数据库重大专项课题资助下,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象代理数据库系统,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方向围绕自然计算、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图形图像处理等领域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究,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防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四)在多媒体技术研究方向形成了数字音视频共性技术、多媒体信息系统技术和多媒体数字安防技术三足鼎立、相互支撑的研究格局。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研究,致力于数字音视频处理、压缩编码、异构网络传输技术研究,制(修)订数字音视频的国家和行业共性技术标准,突破国外的专利封锁,学术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上,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五)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方向研究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为实现高效、安全的通信服务和网络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和面上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相关成果在IEEE/ACM Trans. on Networking、IEEE Trans. on Mobile Computing等顶级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
(六)信息安全方向主要开展计算机密码学、可信计算、网络攻防、空天信息安全等领域的研究,提出演化密码设计与分析的新方法,创建了非对称群密钥协商理论,扩展了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其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 on Vehicular Technology和《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并设计实现我国第一款可信PDA原型系统,以及可信计算PC平台测评软件系统。
2、软件工程一级学科
本学科现有“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名、IEEE Fellow 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
研究方向:
(一)软件需求工程:主持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需求工程——对复杂系统的软件工程的基础研究”,针对网络化软件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易变性等特征,在原创的本体元建模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创建了基于角色、目标、流程和服务四要素的需求描述元模型RGPS,为网络化软件工程提供创新理论与方法。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二)软件设计与构造: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创新引智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围绕“复杂软件的体系结构设计”与“动态网络环境下面向服务软件的构造”等科学问题,提出了体系结构的多维关注点模型、面向方面体系结构描述语言和面向语义Web服务的软件编程语言,通过自动发现、组合和适配语义Web服务资源构造智能化网络软件。
(三)软件工具与环境: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开展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为有效组织和利用互联网中的海量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所蕴含的语义信息,提出一种元数据语义模型——信息网模型(INM),基于INM模型研制的“语义信息管理与搜索服务系统”成为开发基于知识的软件工具与环境的支撑平台,在数据库国际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上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并荣获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DASFAA十年最佳论文奖。
(四)智能软件与进化工程: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将智能算法与软件工程相结合,建立了面向问题的自动程序设计复杂性理论,提出基于GP和GEP的系统建模与软件进化方法,提出了自主计算模型和软硬件协同的自主进化技术,应用于模糊控制器等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在国际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和Information Sciences上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
(五)通讯软件: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和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支持下,研究软件如何控制硬件通信设备,并用软件实现通信网络的优化配置。在软件无线电、嵌入式软件、无线传感网络、以及智能手机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并在国际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和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上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
(六)软件工程应用: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聚焦信息集成、共享、理解与交流中的软件工程方法,提出新型空间信息集成与共享的体系结构、信息模型和服务模型,为大众用户的空间信息交互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在长江三峡水位监测、土地资源巡查等领域成功应用。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形成了特色突出的“基于空间数字技术的软件应用”优势方向。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重点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始建于1978年,源自原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科学理论专业。原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是国内最早建立的计算机专门人才培养单位之一。1985年在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科学理论专业基础上筹建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1990年正式获批计算机科学理论博士点。1996年筹建并于1998年对外开放了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0年12月,原武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合并而成新的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01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6月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同时,“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上软件工程”被列为学校“十五”“211工程”子项目,并于2006年5月顺利通过验收; 2007年9月,“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获批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现有全职教师71名,其中教授22人 ,副教授24人,包括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珞珈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
本学科已经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硕士、博士培养体系,能够独立、持续地培养与国际水平大体相当的硕士和博士。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促进联合培养,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联合培养研究生,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利用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与香港城市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生。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省级重点学科
武汉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于1999年评选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目前全职教师55名,其中教授13人, 副教授21人。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国际化的特点,选送数名学生前往美国、香港等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或学术交流。在企业结合方面,充分发挥应用技术的特长,与相关企业和部门合作,通过发现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来选择真正有创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既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又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并深受企业欢迎的优秀学生。目前研究生就业率100%。研究生毕业去向,除了在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以外,大多进入国内知名的IT企业,如百度、腾讯、通用电气、华为、中兴等。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11工程
我院“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上软件工程”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于2001年启动,2003年6月被列为武汉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子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上软件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包括网上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计算、网格计算等四个子项目。“十五”“211工程”的突出成效表现在:学院于2003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3年获得“信息安全”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应用技术”湖北省重点学科通过专家评估和验收; 2004年获得“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软件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数字影视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
软件工程于2011年获批国家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引进、培养等措施,形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相对稳定且创新能力强的科研、教学团队。拥有一批学术带头人,在开展创新科学研究、提高科研队伍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拥有一批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研究生培养方面,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要成绩。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985工程
2008年6月,学院依托信息安全研究所,和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申报获批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 类),已列入学校“985”三期工程。计算机学院力争在 “985”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整合后的学科资源优势,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要平台实现自主创新,不断加强与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多层次展开合作,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将武汉大学计算机学科办成国内领先学科,进而向国际知名和世界一流迈进。同时,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产生生物信息学、认知科学与感知信息处理及物联网等新兴交叉学科,为计算机学科的未来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
以上资料由武汉大学考研网为你整理分享,备考2025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请参考: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25年考研参考书目复习,了解更多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考研信息请查看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考研信息汇总,我们收集整理了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近年的考研信息供同学们参考。预祝同学们考研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