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是集遥感、测绘、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信息和工程类学院。自1956年以来,经过当代中国测绘事业的开拓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奠基人王之卓院士和学术带头人李德仁院士、张祖勋院士、龚健雅院士等专家、学者50余年的辛勤耕耘,学院已形成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向社会输送高级专门人才近万人,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始终名列前茅,被业界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测绘遥感领域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科体系】学科奠基人王之卓院士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航测专家,他为学科发展提出了“着眼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跟踪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的目标。
学院拥有全国高校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摄影测量与遥感”,该学科综合实力在国内外同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学院成功地将“摄影测量与遥感”本科专业发展为“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跻身“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成功增设“地理国情监测”本科新专业。
学院现有“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国情监测”2个本科专业;拥有“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3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测绘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学科体系现状如下表:
【师资力量】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工队伍结构合理。在编教职工96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19人,讲师17人,实验技术人员17人,教辅职员18人。
学院形成了以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教学科研梯队,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985”创新平台1个,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安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珞珈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学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5人次,博士生导师18人。
学术带头人李德仁院士至今仍保持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论文最高分记录。他首创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量界称为“李德仁方法”;他提出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来处理测量误差,科学地“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未解难题”。今天,全世界都在用李德仁的理论去矫正自己的航测平差系统。
学术带头人张祖勋院士在航空(天)影像测图自动化方面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系列国家和部委的奖励。他在澳大利亚推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产生经济效益逾亿元。目前,由张祖勋科研团队研发的数字摄影测量网格(DPGRid)系统利用分布式计算,实现了对海量航空摄影数据的全自动处理,与传统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相比,生产效率提高了8-10 倍。该系统在汶川大地震中快速响应,出色地完成了数据快速处理的任务,为抗震救灾行动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测绘数据。
【人才培养】自1956年以来,学院培养具有摄影测量、遥感、空间信息工程专门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近万人,其中本科毕业生7300余人,硕士、博士毕业生近1300人。有的已经成为两院院士、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有的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许多人走上了业界领导岗位。
学院在科学研究中不断推出高新技术、标志性成果和产品,并将其应用于海南岛建设、南北极科考、98抗洪、三峡工程、汶川救灾、海岛礁测量、西部测图、数字流域及数字城市建设等,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际交流】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
近年来,学院先后派出50余名学者赴美国、德国、荷兰、加拿大、英国、瑞典等国及香港地区的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留学、访问;学院专家、学者经常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做研究报告;学院邀请了美、俄、德、英、法、日、加等近20个国家的学术代表团和专家来访;举办了近10次国际学术会议;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已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开展了“2+2”双学位本科生国际合作项目;相继接收来自美国、巴基斯坦、津巴布韦、越南、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40余人;随着我院培养的人才逐步走向世界,在国外知名大学和知名企业担任教授、专家的人数逐年增多,我院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呈上升趋势,2012年以来,就有65名学生分别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美国埃墨里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以及新加坡、芬兰等地近20所国际名校留学。
【发展战略】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发展的目标(愿景)是: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遥感学科的国际中心;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个阶段,2010-2015年,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学院打造成国内遥感领域的标兵。大力提高整体学术影响力,初步在全国遥感信息领域占据中心地位,完成学科专业体系的全面建设。
第二个阶段,2015-2020年,实现国际化教学和学术交流的常态化,在科学研究和创新上实现质的飞跃。
第三个阶段,2020-2030年,将学院建设成为本领域的国际化中心,引领全球遥感信息领域的教育和科研发展。
积极推动遥感学科的完善和拓展,倡导“大遥感”的理念。在保持我院摄影测量领域国内领先地位的同时,努力提升遥感领域的研究与学科建设,逐步做到两条腿走路。
以上资料由武汉大学考研网为你整理分享,备考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请参考复习,了解更多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考研信息请查看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考研信息汇总,我们收集整理了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近年的考研信息供同学们参考。预祝同学们考研顺利!